• <acronym id="wgyvo"></acronym>

    <optgroup id="wgyvo"><em id="wgyvo"></em></optgroup>
    1. <track id="wgyvo"></track><optgroup id="wgyvo"></optgroup>

      亨通商城
      LNG / 區域
      Global Australia
      《中華工商時報》從亨通三十年看“兩個健康”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2022-07-04 閱讀:3799次

      作者: ■本報記者莊道秋

      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亨通集團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1991年,亨通集團從太湖之畔的無名小廠創業起步,30多年時間創建成為中國光纖光網、智能電網、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國家創新型高科技國際化企業,產業遍布國內13個省市,布局海外11個產業基地,有3家公司在境內外上市,光纖網絡在全球的市場份額超15%,是我國光纖光網領域規模最大系統集成商和網絡服務商,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2018年集團營收首破千億大關,近些年穩健增長、屢創新高。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從國際到國內,從宏觀到微觀,從體制到機制,中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出現了翻天覆地巨變,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民營企業何以勇立潮頭、始終穩健發展?傳統產業何以蝶變為高科技產業?民營企業何以嬗變為現代企業、轉型成為國際化企業?民營企業何以受社會各界尊敬?帶著一系列的疑問,記者探訪亨通集團尋找答案。

      政治引領,黨建助力“兩個健康”高質量發展

      亨通集團“黨建強,企業強”,得益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對黨的深厚情懷和對黨建政治引領的高度重視。四十多年前,崔根良參軍入伍當年,就創下當年立功、當年入黨的歷史。在黨言黨、在黨愛黨,他時時都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凡事首先想到自己的黨員身份。創建亨通之初,他就同步在廠里成立了黨支部,隨著企業壯大和黨員不斷增加,率先在當地成立民企黨委、民企紀委、民企黨校,可以說企業發展與黨的事業同頻共振,與黨一起創業、與黨一起奮斗、與黨一起圓夢。30多年來,亨通集團始終堅持黨建與發展雙輪驅動,堅持兩個文明兩手抓兩手硬,落實“一把手抓一把手”黨建責任制,通過建章立制,引領公司上下跟黨走正道、依法守商道、誠信講公道、治理上軌道、發展不偏道,為民企發展把航向、為兩個健康把好脈,充分發揮黨組織凝心聚力主心骨作用,形成統籌型黨委、堡壘型支部、旗幟型黨員黨建格局,讓黨員在企業與員工間架起連心橋,以雁陣式黨建打造一代比一代強的頭雁團隊,以誠信合作廉潔共建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營商環境優化,以“智能化黨建”實現有形有神覆蓋,黨建精神如支流匯入大海,一千名黨員豎起一千面旗幟,匯聚成亨通波瀾壯闊的黨建氣象,詮釋著黨建就是生產力、做細了是凝聚力、做實了是競爭力、做強了是影響力的生動內涵。先后被江蘇省委組織部列為重點聯系三十家大型民企黨委,《人民日報》、《求是》雜志曾以“黨旗在非公企業高高飄揚”“黨建強、企業強”報道亨通黨建。

      “黃沙、石子、水泥、鋼筋,沒有水,黏合不到一起,只有用水的力量,才能把它們變成堅固的混凝土。黨組織在企業里就像水,能夠增強凝聚力?!弊鳛橐幻兄?0多年黨齡的黨員,亨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對黨建工作有著深刻的認識?;谶@樣的理念,亨通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黨建如同血液細胞一般,滲透于亨通集團“肌體”之中。引導黨員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把企業的發展與黨的事業、國家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和諧共建、社會責任五大工程,形成“車之雙輪、鳥之兩翼”齊頭并進、齊飛共進的融入式民企黨建新格局,讓黨建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讓黨建工作成為職工思想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企業“奮斗為本、貢獻為本、共贏為本”價值觀融為一體,打造企業與員工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精神紐帶。2018年,亨通黨建被中央黨校作為非公領域黨建樣本,同時,亨通還被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江蘇省委黨校、蘇州市委組織部列為干部教育、時代教育基地,每年來自全國各地考察交流黨政黨建代表團數萬人次。

      亨通為何三十年如一日執著于黨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在崔根良看來,沒有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亨通的崛起成長、蝶變做強,亨通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展,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在貫徹黨的決策精神、黨對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要求中堅定信念、行穩致遠。數據顯示,亨通集團平均每天誕生一項專利,這些自主研發創新成果,70%都是黨員技術骨干帶領的突擊隊、先鋒隊去完成的,重點項目黨員覆蓋面達92%,黨員承擔專利、標準達75%。

      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在30多年實踐中,亨通始終以黨建“軟實力”來提升企業發展的“硬實力”,創新出了一整套契合自身發展的黨建模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全國黨建權威專家認為,亨通集團探索出了非公有制企業抓黨建的規律,創造了抓基層黨建的新模式、新經驗、新特色,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開創新時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新局面提供了樣本。

      風雨征程三十年,如今的亨通已擁有70余家全資及控股公司,成為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百強,營收超千億元,用發展成果印證了黨建是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創新文化,凝聚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動力

      亨通三十年,猶如一軸綿長畫卷,有篳路藍縷的創業征程,有氣壯山河的發展浪潮,有波瀾壯闊的上下求索,也有擁抱世界的開放襟懷。

      從蘇州吳江的鄉鎮小廠到全球赫赫有名的光纖通信前三強,所有人都在追問為什么是亨通集團?都想知道企業做強、永葆基業長青的秘訣在哪里?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順應時勢而面向未來,匯聚力量而擊水中流。有個關鍵詞定然繞不開,那就是創業創新精神,創新是亨通發展之魂,創新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創新永無止境。惟有創新,企業才能與時俱進、勇立潮頭。

      談到創新,崔根良很有感慨地說,“你創業辦企業,只要你在做技術、做產品,從你拿到營業執照這天起,就是你創新的開始”。30多年的發展真實地演繹著他那句貌似平凡內涵豐富的這句話。當他1991年創業面臨一無資金、二無市場、三無技術、四無人才的難題時,他通過“借雞生蛋”“借梯登高”“借船出?!钡纳毯V腔刍饬藙摌I初期的生存危機;他憑借敢為人先、敢爭一流的拼搏精神,用高起點、高標準、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率的創業理念,五年時間讓企業扭轉乾坤,站上了行業冠軍寶座;他以鄉鎮企業并購外商獨資企業的創舉,開創了“老鄉吃老外”先河。他扎根制造業30多年不動搖,不忘初心,對自己選擇的產業深耕不輟,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從單個產品到產品系列,再發展成產業集群、打通上下產業鏈,從有線通信到無線通信,從通信產業到電力產業,從陸地到海洋產業的布局,先后完成鄉鎮企業改制、主板上市、規模擴張,一個個華麗轉身演繹著向現代企業的嬗變與跨越。在一次次戰略創新中砥礪奮進、破局前行。從研發制造到創新創造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從本土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跨越,從產品供應商向全價值系統服務商的戰略轉型,從跟跑、并跑到領跑,成為今天躋身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全球海洋通信與能源互聯前四強的國際化企業,每一次飛躍都是企業敢創大業、敢攀高峰的戰略創新與長遠謀劃,一步步讓亨通駛上了跨越發展的快車道,讓這家民企永遠彰顯著創新發展的勃勃生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個企業的生命力在于它強盛的企業文化,而文化是伴隨著企業發展的生命怒放過程,是一個開放包容、兼收并蓄、傳承揚棄的狀態,文化是企業生生不息的源泉、百年基業的血脈,更是凝聚所有力量的精神動力。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人才是創新的源泉。愛才、惜才、聚才,早已融進了亨通創新發展的文化基因,從亨通招聘第一個大學生、第一個研究生、第一個總工、第一個教授級專家,再到匯聚行業一流領軍人才、一流國際化團隊,處處體現著崔根良在2016年亨通國家級大師工作室、江蘇省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授牌儀式上強調的那樣——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第一資本,更是第一戰略。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內腦加外腦、培養加引進,打造一代比一代強的人才領先戰略,這便是推動亨通發展的成功秘訣。在崔根良眼里,企業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關鍵要立足長遠,打造一支志在高遠、與時俱進、順應發展的人才團隊,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要打造百年企業,首先要成為培養人才的百年學校,這就是亨通與眾不同的發展理念。先后成立管理學院、工匠學院,擁有正高級職稱16人、副高級職稱244人、中級職稱622人,成為江蘇省首家被授予正高職稱評審權的民營企業,成為賦能職工成長、引領行業發展的人才搖籃、行業的黃埔軍校,擁有堪稱商學院級800多名師資力量,1100多門課程培訓體系,成為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首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圍繞產業國際化、工廠智能化、崗位專業化、創新科技化對人才隊伍的新要求,聚焦國際化人才開辦遠航、領航、啟航班,聚焦經營管理開設總經理一把手班、中基層管理班、技能工匠班、基層班組班等培訓項目,從自主培養,到與一流大學、高職院校的全方位、多層次人才合作培養,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注入了強勁動力,為企業輸送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由5000多中高級技工,400多人技師、高級技師,300多人技能工匠組成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亨通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22年江蘇省產改工作推進會上,崔根良交流時坦言,“一個沒有匠心的企業,不可能成為品牌企業?!?/span>

      一個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氛圍,以三位一體激勵機制及共建共贏為導向的合伙人創業機制,使員工與企業結成的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通過創新的力量,實現著企業鳳凰涅槃,向著更高目標不斷攀升。

      2006年,在光纖通信產業,面對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亨通人沒有猶豫,頂著巨大壓力,在沒有外援、僅靠自己的研發力量,向光棒核心技術這個光纖材料的世界巔峰發起沖刺。沒有研發線路、圖紙工藝、沒有任何研發裝備,一切從零開始,亨通研發團隊在黑暗中探索、負重奮進,經歷了1200多個艱辛鏖戰的日日夜夜。為不給研發團隊以壓力,三年多時間里,研發場地崔根良一次也沒進過,但他辦公室的長明燈,始終與研發車間的燈相關陪伴、交相輝映。他深知自主研發,那是九死一生的冒險與探險,沒有失敗就不可能有成功,包容失敗,失敗同樣值得尊重。當有一天研發負責人請崔根良去看屬于亨通人自己研發出來的樣品時,崔根良說了一句,今天可以睡個安穩覺了。亨通人就是不信神不信邪,以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頑強意志與拼搏精神,將光纖材料領域這一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突破了國外卡脖子難題,讓中國在世界該領域有了話語權。

      亨通的創新從最早引進國外先進流水線、到消化吸收創新,再到自主研發創新關鍵技術和生產裝備,一次次推動著企業的技術迭代與產業升級換代,亨通自主創新發展史,就是民族光通信產業崛起的光輝歷史。正是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向強手巨頭挑戰的民族骨氣、底氣和豪氣,才是以亨通為代表的光纖行業一步步結束了“三十年前中國光纜靠進口,二十年前光纖靠進口,十五年前光纖材料靠進口”的歷史,結束了國外在中國的壟斷霸權,也使中國光纖網絡建設成本降了70%以上,推動著寬帶中國、網絡強國戰略的提前實現。如今中國每4公里光纖,就有1公里亨通造?!爸袊饫w之父”趙梓森曾盛贊:亨通為中國光纖網絡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變革的融合興起,讓企業深感今天不創新,明天就落后,后天就淘汰。企業只有創新,才能搶占先機、領先一步;只有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才能超越同行、贏得客戶,搶占商機。企業要爭第一、創唯一,也只有技術領先、產品領軍、市場搶先、成本領先,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多年來,亨通緊緊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省部級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工創新平臺,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賦能全價值產業鏈的發展,瞄準產業前沿,搶占發展制高點,在光纖通信、智能電網、超高壓海纜、能源互聯、新一代網絡應用等領域,不斷打破國外壟斷,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發明創造,在國際及國家行業制訂、發明專利、承擔省部級重點項目數均名列前茅,一項項發明創造、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先后成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正是憑借自主可控的關鍵核心技術,隨著亨通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已面向全球承建交付100多個國際海洋通信與能源項目,躋身全球海洋光網及超高壓海纜第一方陣,亨通的專業工程師、海外技術與工程人員、市場人員,在世界競逐舞臺上得到鍛煉、接受著考驗,為全球光通信與能源互聯網的建設,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向世界展示中國創造的靚麗名片,成為亨通“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重要生力軍。入選國家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項目、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工業大獎。其創新案例入選《大國重器》、中宣部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中國改革開放40年與企業發展》叢書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光網絡筑夢人》、央視《多彩葡萄牙》等。

      擔當奉獻,繪就企業健康發展的最美底色

      “民營企業辦好企業就是最大的貢獻,造福他人就是最大的富有。民營企業辦好企業實現穩健發展,保障及創造就業,這是企業對政府、對社會的最大責任貢獻?!焙嗤瘓F,以產業報國為追求、以貢獻社會為己任、以責任擔當為使命、以共享共贏為宗旨,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敢闖敢干、銳意進??;在抗震救災、抗擊疫情等重要時刻捐資捐物、奉獻報國……

      民營經濟有“56789”的貢獻,是社會就業的主渠道、蓄水池。歷經30多年的發展,亨通集團從成立之初的78人,發展到如今為15000人提供穩定就業,成為省市納稅大戶,間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數萬個就業崗位。許多農民、退役軍人、殘疾人在亨通成為了現代產業工人,一批批曾經窮困的員工家庭實現了小康,過上了好日子、富裕生活,亨通可以說改變了他們一家人或幾代人的命運。

      富而思源,知恩圖報。創建30多年來,亨通先后安排3000多名殘疾人到企業工作,對他們一視同仁、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的培訓、激勵、晉升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獲得社會認可,實現人生價值。連續12年在當地開展“助殘圓夢行動”,為750多戶困難殘疾人家庭捐贈“四大件”現代家電,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困難殘疾人家庭現代家電全覆蓋?!爸鷼垐A夢行動”還為殘疾人家庭孩子送去筆記本電腦、獎助學金,為弱勢群體點燃新的希望。

      2011年,亨通在民政部注冊面向全國的非公募亨通慈善基金會,響應中央及省市號召,參與教育扶貧、產業扶貧、老區扶貧、精準扶貧、萬企幫萬村等幫扶行動,遍及全國半數以上省份、30多個縣、近百個村,新改建小學30多所。亨通集團出資的“鶴軒安耆”江西革命老區敬老院改造工程啟動,先后對井岡山、興國、于都等革命老區25所敬老院進行改造,捐贈26輛多功能救護服務車,努力改善老區人民的生活和就醫條件,受益老人1500多人。

      十八大以來,亨通集團積極響應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的號召下,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戰,投身光彩事業,與國家重點貧困地區開展結對扶貧工作。先后參與甘肅慶陽、云南德宏、貴州晴隆、四川涼山等地產業扶貧,投入扶貧資金,幫扶當地發展特色養殖業及種植業。與貴州晴隆縣光照鎮者布村結對扶貧五年,通過探索“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扶貧模式,帶動者布村219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縱觀亨通集團30多年的發展,離不開崔根良的正確抉擇,在云詭波譎的時代大潮中,他一次次用高瞻遠矚的戰略發展目光帶領亨通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奮斗的征途中,他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時代楷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全國民企社會責任優秀企業家、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優秀企業家、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中華慈善獎、萬企幫萬村、光彩事業突出貢獻獎、中國全面小康建設突出貢獻獎、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等殊榮。每個沉甸甸榮譽的背后都是甘于吃苦、甘于拼搏、甘于奉獻的動人故事。

      崔根良先后當選江蘇省黨代表、省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中國物聯網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全國工商聯常委、江蘇省工商聯副主席、蘇州光電產業商會會長等職,對兼任任何一項職務,他的原則是要么不擔任,要擔任必須全力以赴、盡心盡職,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與厚望。他履職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共提交代表建議80多項,多次被選派代表江蘇團,代表企業界,亮相全國兩會記者會、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中央領導在江蘇團審議時的發言代表等。另外每年參加全國、省市工商聯、各級黨和政府重大會議等超過40天時間,他積極履職、認真對待每一項兼任的社會職務,贏得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顧萬峰這樣評價亨通集團和崔根良:30多年來堅守實業、開拓創新,產業報國、科技引領,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成為中國的“大國重器”,江蘇制造強省、科技強省的中流砥柱。以推動行業進步為使命,積極踐行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以奉獻社會為己任,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號召,成立了亨通慈善基金會,堅持從身邊做起,從江蘇做起,投身“萬企聯萬村”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慈善公益和光彩事業,成為踐行共同富裕的江蘇民企典范。

      三十年初心不改、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春華秋實、三十年邁步再越。亨通集團牢記企業發展與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的使命責任關系。居安思危,踔厲奮發,以產業報國、科技強國為己任,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正所謂“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牢固樹立正確的企業觀、法治觀、事業觀、生活觀、財富觀,堅持做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者、和諧社會的建設者、改革創新的先行者、共同富裕的構建者、新時代的奮進者,是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


      Copyright ? 2020 Hengtong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0062757號-4

      隱私聲明 法律聲明

      国产高潮的a片激情无遮挡